園林設計施工是一項融合藝術美學、生態科學、工程技術的系統工作,核心是將自然景觀與人文需求結合,最終落地為兼具觀賞性、功能性和生態性的園林空間(如公園、庭院、市政綠地、景區等)。
?
設計是園林施工的 “藍圖”,需先明確項目定位(如私人庭院、市政公園、商業景觀),再通過多維度調研與創意整合,形成可指導施工的專業圖紙。
核心流程如下:
1. 前期調研與方案設計(核心:明確需求 + 創意構思)
調研內容:
① 場地基礎條件:地形(坡度、海拔)、土壤(酸堿度、肥力)、水文(地下水位、是否有自然水體)、氣候(光照時長、風向、極端溫度)、現有植被(是否保留古樹 / 原生植物);
② 功能需求:如私人庭院需 “休閑燒烤區 + 兒童游樂區”,市政公園需 “健身步道 + 應急避難功能”,商業景觀需 “引流打卡點 + 品牌展示區”;
③ 規范與限制:需符合當地《城市綠化條例》《園林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》,以及場地周邊建筑紅線、地下管線(水電、燃氣)位置等。
方案設計輸出:
形成《園林方案設計文本》,包含總平面圖(標注功能分區:如綠化區、水體區、硬質鋪裝區、建筑小品位置)、效果示意圖(3D 效果圖或手繪稿,展示園林最終視覺效果)、功能說明(各區域用途、人流路線規劃),需與甲方確認方案可行性。
2. 深化設計(核心:細化細節 + 技術落地)
方案確定后,需將 “創意” 轉化為 “可施工的技術細節”,避免施工階段出現漏洞。核心輸出如下:
施工圖設計:
① 硬質景觀圖紙:鋪裝平面圖(標注鋪裝材質:如花崗巖、透水磚、防腐木,及尺寸、拼接方式)、建筑小品圖紙(如涼亭、花架、景墻的結構尺寸、材料規格、節點詳圖)、水景圖紙(水池 / 溪流的深度、防水做法、水循環系統布局);
② 軟質景觀圖紙:植物配置圖(標注每種植物的位置、數量、規格:如喬木胸徑、灌木高度、花卉品種)、植物清單(含植物習性、種植季節、養護要求);
③ 水電管網圖紙:灌溉系統(滴灌 / 噴灌的管線走向、噴頭位置)、照明系統(庭院燈、草坪燈、燈帶的安裝位置、線路預埋)、給排水系統(雨水收集、污水排放路線)。
物料與成本清單:
統計所有材料(苗木、石材、木材、燈具、防水材料等)的規格、數量、單價,形成《工程量清單》和《預算表》,控制項目成本。
3. 設計交底(核心:銜接設計與施工)
設計方需向施工方、監理方進行 “圖紙交底”,明確以下關鍵信息:
設計意圖:如某區域 “疏林草地” 的營造邏輯、水景 “跌水效果” 的技術要求;
難點提示:如陡坡地形的加固方案、大型喬木的吊裝位置、防腐木的防腐處理標準;
變更機制:約定施工中若遇到場地突發情況(如地下有不明管線),如何申請設計變更、走審批流程。